食力铺
圈子
订单
我的
夏天
2017年12月27日 02:36
教养是一个很大的话题,说的不是孩子而是我们每一个人。也可以说教养这个问题是社会性质的问题是个惯性问题。每当看到类似的文章都会认真的对号入座一下。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各种嘈杂的环境下我们能做的所作的也仅仅而已。 坦白的说,去年暑假的某一天。带孩子回国的时候还被咖啡馆的服务人员说了:让我管教一下自己的孩子。那是很惭愧的一次经历,这一年以来的种种事情不停地刺激着我的神经。终于使得麻木的很多方面复苏,然后复苏的这个过程是痛苦的,像是割肉一样的矛盾,和自己和家人和孩子。但是,所有这些经历终是好的。因为随时触动着我从没一点一滴管好自己管好孩子。这一切的感悟,时时刻刻提醒我并且改变各种习惯的感悟源自于和一个16岁的孩子同住半年。 老公的朋友,很少联系但是十年前帮过一些忙的朋友。男主貌似沧桑无力,比孔乙己还要酸楚的情况。女主二线城市小公务员,据说个人生活很不检点,但帮得自己顺风顺水。当然,作为父母最大的共同点,无论自己或者彼此什么样。对孩子,竭尽全力的给与和照顾。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讲实话我几乎由每天看到这些痛不欲生到今天已经释然了,只有这样的痛苦经历才让我分分秒秒的记得什么是基本的教养该如何教自己的孩子。 1、每天都要吃饭的,先说说吃饭的事。每顿饭都要等到饭菜上桌连叫好多声,从卧室出来一声不吱的往那里一座坐。不管不顾任何人,自己开吃。吃饭时嘴巴的声音大过用餐时的背景音乐。喜欢吃的,就用筷子翻来覆去的找,挑走所有自己喜欢吃的。不喜欢的一下不动,或许还用筷子点着菜说:这个不行。这些属于理解范围,我非常清楚在国内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养成这一习惯,想到我儿子小时候。家里的老人都会让孩子先吃,那个好吃挑那个。从来不等大人,上来就用该自己吃。我们出来这么多年,很不容易才把这个习惯改过来。接下来,最接受不了的就是吐菜。一大块肉夹过去咬一下口,扔旁边。碗里米饭和菜里外一般,一边吃一边往碗外面扒拉。说句难听的和院子里养的小鸡吃食没有上面区别。 2、日常的生活里更是有一些,让我抓狂的事情。比如:往洗碗池里吐痰,擤鼻涕。当我看到那一幕,是在可控制不住吼叫出来。你在你们家就这样吗?你知道洗碗池为什么叫洗碗池吗?这个16岁孩子,还振振有词的说:学校里都这样。另外一个细节,家里有男孩子或者男人的你们不知道是否发生过。就是卫生间卫生,他单独使用一个卫生间。三天后,我去检查一下。简直吓翻天了,坐便器里里外外都是尿渍。粘在地面都发黄,整个卫生家发出一阵阵的尿骚味。坐便器后面的墙面,侧面的墙面已经不再是嫩黄整洁的墙面了。洗脸盆里面壁面上是每天早晚甩到里面的风干了的鼻涕和痰液。 我整个人像是疯子的一样难以控制,北美的房子都是木头结构。无论厨房还是卫生间都没有地漏走水。人们的习惯,都是吸尘清理擦拭。这个16岁来自我们同一个中国小城市的孩子,貌似从小读过背过过一些各种古人先贤的著作的孩子。在近距离生活中这些仅是点点滴滴,这一切以极其尖锐的方式每天刺着我的神经。问题在于,和他的父母做过简单沟通的后果并不尽人意。一味的用各种方式为孩子解释,然后就说你们管吧你们管,做父母没有办法当这个黑脸。 另外一些事情类似随处洒水、从来没有谢谢、对不起、请一系列的词语从他嘴里出来过,等等我全当看不见了。这边的习惯,如果要是打喷嚏或者咳嗽第一时间用自己的胳膊盖住嘴巴。这一点我通过有意无意的方式和他说了很多次,但是无论是对着饭桌对着电饭煲从不避讳呀。如果需要你帮忙了,就叫你一声。否则从来听见对我们有什么称呼。前期,我真的气愤之极。但是,又没有办法立刻让这个孩子搬离我们家。你多说一句话,他的父母还会觉得孩子寄人篱下受苦了。甚至劝他孩子,这点苦不算。只有承受了这些才能成为有作为的男子汉。我顿时发现,自己是特别浅薄的人。 这些抱怨,终于要结束了。在此期间,我试着联络了一下华人的寄宿家庭并和他们做了简单沟通,得到的结果真的也是让我震惊。他们告诉我,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基本都这样。可能有一两个不这样的,那是极少的———我恍然大悟,这么多年的教育到底给孩子什么了?不仅是孩子,有些访问学者走的时候都是恨不得把屋子拆了的节奏。真的这样吗?我们中国人真的这样吗?这些肯定是少数的。我妹妹告诉我,很多事如果爹妈管不好,将来社会会管的。但,你有没有想过,多数人都这样。这个社会得什么样?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还是那个有品德有文化有源源历史文化的大国吗? 那天这个孩子加了我的微信,因为需要问路发地图,他不会使用这边的手机分享位置。他的微信有一句话,具体内容不记得了。意思就是极其的痛苦,他认为这样的痛苦就是成长。我看后深深的吸了口气。因为,那天我严令他禁止吃饭的时候看手机、禁止每天无限制玩游戏。我也有两个孩子,在我们范围内这些事情坚决不允许。我不了解是不是国内孩子都不用坐公交车了,有一次他需要自己坐车出去,不知道票价。我让他自己去问,他很不开心的嘟囔着,坐公交本来就很Low了还问票价?我只能无语! 其实,我要感谢这个16岁孩子教会我太多,也要感谢各种机缘我们终于可以不在一起住了。 此时,我的脑海里一直在想。到底什么是教育。教育我们自己什么,教育孩子什么?
评论
0
点赞
5
浏览次
加载更多
用自在睡觉,为生命赋能
写笔记
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