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力铺
圈子
订单
我的
water🍀
2018年01月09日 04:12
【《八万四千问》No.11——发愿、习性、渴望、自律】发愿的精神和心理特质是渴望,是习性,已变成我们的现实。习性大抵是所有物质和意识都具有的特质吧?在所有变得粗重的习性中,最为凶恶、最有组织、最有力量的习性之一,就是身体,它如此脆弱。习性是我们拥有的全部,是因也是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习性会瓦解。佛教修行的道也是一种习性,一种新的、被引导的、被监控的习性,用于对峙旧的习性。渴望是习性之一,会渴望知道去渴望什么。知道应该去渴望什么并发愿,非常关键。世俗的——向好、庄严、健康、兴旺。应该渴望到菩提树下证悟成佛。知道渴望什么并发愿,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真正的渴望是见到一切都是本尊、心咒和手印。不间断的,死亡是一个重要的机会,像一次美好的发现,恐慌脆弱。大乘佛经,四无量心(慈悲喜舍)、菩提心(证悟的心)。修行的方法:①冥想空性,发愿能够懂得空性②利益众生,通过发愿实现③灵感是关键,发愿能受到鼓舞和启迪。自我掌握了自己所有的技巧,发愿战胜自我是一个很好的基础。发愿必须伴随着正见,是宏大的愿景。发愿的动机是没有局限的,应该有真的让所有众生都证悟成佛这样宏大的发愿。宏的动机和愿景保护我们不受幻灭和失望的伤害。发愿的真正要诀是自律,坚持。发愿不局限于时空,心中有佛,正确的轨道。发愿,自始至终坚持。昨晚听了三遍,思绪都是有点乱的,没有形成条理,当下会觉得思路很清晰。有想起蔡志忠老师说的了悟自己,一天下来,什么时候自己是精力充沛的,什么时候是很弱的,自己好像也找到了些感觉呢。谢谢梁同学带恙坚持为众生诵读,宏愿,慈悲🙏。感恩遇见~❤
评论
1
点赞
3
浏览次
加载更多
用自在睡觉,为生命赋能
写笔记
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