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力铺
圈子
订单
我的
説德徕
2018年08月22日 18:21
身心健康与四季养生 健康指身心两方面的健康。按中医身体由精、气、神三个方面组成。精指有形的血肉骨骼器官是物质,气指各组织器官的功能,神指对精、气的调控是知觉。任一组织器官皆有精、气、神,有阴有阳。《内经》讲:“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是什么意思呢?阴的作用是储藏精血而使其有快速恢复的能力,阳的作用是保护身体不受淫邪侵害而使其强健结实。阴是源力基础,阳是功能效用,阴阳是一体的两面,相反却相成。一个脏器与另一个脏器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脏器如心肝脾肺肾之间的关系,中医用五行描述是相生相克的。肝木生心火,心火生脾土,脾土生肺金,肺金生肾水,肾水生肝木;肝木克脾土,脾土克肾水,肾水克心火,心火克肺金,肺金克肝木。五行生克是闭路循环的,为此生者互生助益,克者互克损伤。一脏器若健康对于其他脏器就有生发助益的作用,若不健康如或阴虚或阳亢,对于其他脏器就会造成拖累损伤的影响。理解阴阳五行可分别类比下棋之攻守,学习之学问思辨行加以理解。 五味:酸入肝木,甘苦入心火,甘入脾土,辛入肺金,咸入肾水。若身体脏器有不适疾病时,如何应用药物性味治病呢?《内经》上有这样一段:帝曰:善。治之奈何?岐伯曰:诸气在泉,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火淫于内,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由此知五味虽各入五脏,然却不是只对一脏器有利害影响,而是对各脏器都有利害关系。为此在具体的饮食养生中要注重对五行生克之理的理解体会,才能更好的应用。如有酸甘养阴之说,为何?甘味养脾土,但过食甘味又会起到相反的效果,首先会造成肾脏代谢负担,土克水,损伤肾,由克者互克之理知进一步发展下去还会造成其他脏器的损伤。为了克制过食甘味造成不利健康的一面,在五味相佐时可以与酸味搭配,因酸木克甘土。酸甘味搭配既可很好的发挥甘养脾的作用,又可很好的抑制甘味对肾水的损伤,为此说酸甘养阴。饮食养生时,要一分为二辩证的看问题,不仅要看到五味对身体的滋养作用,还要看到五味对身体有损伤的作用。五味相佐要合于五行生克之理,也要合于身体状态、季节气候的具体情况,才能起到生益的作用。 一、养生原则 1、无饥无饱,知足静心 《内经》上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内经》说:“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食以能时,身必无灾,凡食之道,无饥无饱,是为五脏之葆。吃饭要精其时,合于人体消化机能的规律。一般在早上7点前后、中午12点前后和晚上6点前后,消化功能特别活跃,适合进餐。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提倡“节食以祛病,寡欲可延年。养身即养心,知足静心益健康。养心是养生的最好方法。 2、素食为主,肉食为辅 《内经》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养生要以素食为主,肉食为辅。研究表明吃素食不仅可以保持良好的身材、减轻肾脏的负担、减小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发病率,还能保持良好的食欲,使心境更加平和,具有益寿延年的作用,而且对环境保护也有积极意义,鉴于这样一种认识,回归传统饮食习惯的呼声越来越高,素食也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 3、顺应四季,冷暖自知 《黄帝内经》曰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僻邪不至,长生久视。要注意保养,协调阴阳。《大要》上说:不要以人力来代替天地的气化,要顺应四时的运行规律,必须静养,必须安和,等待真气的恢复。要早睡早起,春夏可以适度晚睡一会,秋冬可以适度晚起一会。好的睡眠习惯是保养健康的关键,要重视尽量避免熬夜。要注重运动锻炼,强健筋骨,疏通经络。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坚持运动锻炼。运动锻炼的目的是健康,而不是健身房里增肌减脂式的体美,要知健康才能有由内而外的体美。
评论
1
点赞
2
浏览次
加载更多
用自在睡觉,为生命赋能
写笔记
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