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力铺
圈子
订单
我的
蒋声文
2018年12月10日 07:34
七十三日: “若遇毁谤三宝者,说盲聋喑痖报;若遇轻法慢教者,说永处恶道报;若遇破用常住者,说亿劫轮回地狱报;若遇汙梵诬僧者,说永在畜生报。若遇汤火斩斫伤生者,说轮回递偿报;若遇破戒犯斋者,说禽兽饥饿报;若遇非理毁用者,说所求阙绝报;若遇吾我贡高者,说卑使下贱报;若遇两舌斗乱者,说无舌百舌报;若遇邪见者,说边地受生报。” 这一段是说明杂报,因果业报很杂的,没有专指那一种说,这里说的名词都是伤害众生生命的手法、工具。 “若遇汤火斩斫伤身者,“汤”就是滚水、沸水,这个水虽然不是火,但烧滚了,可是跟火一样的,到下了地狱受果报时,把油烧开了,把身体沾油或滚水也能浇烂了,或用刀斩脑壳,“斫”即挫的意思,把刀来回锯的意思,不管汤也好,火也好,刀也好,伤害众生生命时,会轮回递偿报。 你用什么方法害别人,将来你受报,就要受什么法子的苦难,所以下地狱有种种名词,就因前面这些杂报的因果而来。“斩”即斩脑壳,“斫”就是肢解四肢身体的意思,砍手、砍脚、四肢受轮回递偿报,将来你要还给人家的时候,你应如是还。《楞严经》中说:人食羊,羊食人。人死了为羊,之后又被人吃,这是还报的意思,我们没有神通是不知道的,只能看见眼前的,有了神通就能认得到了。 以前曾经讲过一个故事,一掌祖师为什么要说相命、批八字呢?因为他受了好处,有一个相士跟他说:“师父!你的寿命不长了,只有三斗米的命。”因此,他就到一个经常供养他的施主家中,他对施主说:“你不要再请我吃斋了,给我三斗米好了。”施主很奇怪说:“你要三斗米做什么?”他说:“我的寿命只有三斗米的量,我受你一顿斋饭差不多就去了一半了,你给我三斗米,我回去慢慢吃,慢慢用,将来或许会修成道业也不可知。”施主就给他了,他背回洞里去,在山上修行,每顿饭饿的不得了,就用舌头舔,手掌到米里沾,沾了这么一掌,就算吃完了。 有一天,他这么一沾一沾的,等到三斗米尽了,他的寿命已经变了,道业已经修成,有神通了,于是他写了一本相书,说相命不一定准确,他又到施主家中去看,他这三斗米吃了很长的时间,刚好他的施主结婚。他在门上一看就哭了,旁人不太欢喜,向他说办喜事,你怎么哭了?他说:“苦啊!苦啊!”旁人问:“那里苦啊?”他说:“可叹众生苦,孙儿娶祖母,猪羊席上坐,六亲锅里煮。” 我这是解释《楞严经》所说的,即交相食着还报,解释轮回递偿报。你吃他,他就吃你,汝负我命,我还汝债。因此说长劫轮回,在六道轮回经过多少劫,就是这么冤冤替偿,经百千劫这样还报,这叫轮回递偿,都要偿还的。 “若遇破戒犯斋者”,破戒,大家受过八关斋戒,戒就是八戒,斋即吃饭,斋者,期也,有一个时间的界限,过午不食,这叫斋。若是破戒,犯斋者将来受饥饿,因为变成禽或兽,没有定量也没有定顿,遇到了就吃,没有遇到就没得吃,要是受报成了老鼠,可就倒霉了,老鼠吃的可就没有固定,而且最讨人厌。或者变成蚊虫,臭虫,这都不一定的,因缘果报没有一定的。 因为你破戒犯斋的缘故,就说禽兽饥饿报,这是佛对四天王说的,说地藏王菩萨在因地中行菩萨道度化众生时,就说这些法,让你持清净戒,不要破戒,也不要犯斋,受了就要受持,如果你无力负担、怕犯戒,就不要受。 “若遇非理毁用者”,这里专指三宝、常住物说的,你没有得到允许来取用是不可以的;或在三宝寺庙中把三宝的物损坏了、打破了,你要赔偿的。没有要求你赔偿,你也一定要赔;属于三宝的一草一木都要慎重,都有因果的。假使得到准许,可以用,或者寺庙有些东西要毁坏建立新的,这个不算,这是开缘。不合理的就要犯罪,要受什么报呢?今生来生所求的都不能满愿,资生四具,衣食住行求的都不能满足你的要求,或者短缺,或者绝对没有。 “若遇吾我贡高者,说卑使下贱报”,贡高我慢,每人都有自尊心,这是好的,但我慢是不好。总感觉自己比别人强,轻慢别人,抬高自己。我慢还有多种形式,有些人自己不如人,例如看见别人当博士、硕士,他自己连一个学士也没有,这种忌妒心里产生了,但是他还要我慢贡高,博士有什么了不起,这种例子很多。 像我们在大陆,住在南普陀寺跟厦门大学住在一起,看见小贩骑着车挂个筐,卖点青菜什么的,大学门口有位教授跟他买青菜,大概争执价钱,这位年轻人说了些很不好听的话,说:“你买得起不?连这点青菜钱也磨菇个老半天,你到底是买不买?你那些知识有什么用!”就把那位老教授挖苦了一顿,我在旁边听了心里很不舒服,老教授叹声气就走了,他可能连中学也没有毕业,太不礼貌了,还认为自己很高,他如果有高学历还可原谅,但他根本不高,自己不高却总要比别人强,这是一种贡高。 还有,例如我们修行的人,学佛法的人,本来就不高,你也不知道也不去问,总觉得问人好像是耻辱似的,或同参的道友,自己不知道就说不知道,或自己没有得道的,或没有证得圣境,产生感应,却说自己得到,这是很危险的,这是犯大妄语戒。 贡高有多种多类的形式,不过总要谦虚卑下,这个卑下不是说我比人家矮一等,要把一切众生当父母想,这是大菩萨的用心,我们恐怕做不到;但不要认为自己总超过人家,明明自己不行,还以为自己很高,这都属于我慢;你越是瞧不起人家,将来受报越是做下贱的工作,给人当佣人,反正总经理、董事长没有你的份,顶多打工而已。这还是好的,卑使下贱比这个还不如。 “若遇两舌斗乱者”,也就是挑拨离间,前面是说喑哑,这里说无舌百舌报,无舌即生生世世没有舌头,是哑吧,百舌呢?是舌多了不能说话,没有完整的舌头,很小很小的,发不出音来。 “若遇邪见者,说边地受生报”,“邪见”就是看问题看得不正确,而且我见很重,坚持不舍,感的果报是生在没有佛法、没有三宝的地方,永远闻不到佛法,这种杂报相当的多,在经上也没有讲很多。到寺庙或道场中不要多说话;不要说这个道友、那个道友、这个师父、那个师父,这是很容易犯错误的。给庙发心做好事,用常住物要特别注意,要用得适当,当用则用,不当用则不用,如不明白要请示。例如破斋,在庙中当然都有人管,他知道的。例如过午不食,庙中晚上是不该吃的,他就不会给你吃,如果他给你吃了,他跟你犯同样的罪,本来你吃是你犯罪,他给你也犯破斋了,两个人罪是相等的。 不过佛法到中国来,好像不太注重这个戒,好多寺庙晚上都是公开用斋,除非学戒律的如宝华山,那是坚持过午不食,其它寺庙说是圣上恩准的。好多建庙的,是按皇上所开、是照国法,而不是佛法,但是在印度绝不行。 还有,过午不食不只是佛教,修行梵行的也不吃,印度都是这样。乃至于外道,婆罗门也有行斋法的,也不吃。回教有斋月,他是白天不吃夜间吃。佛在世时,在印度的斋法,连婆罗门梵天,也学梵志,修梵天行的清境行,他们也吃斋法,这叫斋法,到中土来就不是普遍行的。之后中国的禅宗盛行,住在山里的老修行,不管白天黑天三天五天,他一出定了或用完功就要吃,用功时不论早上中午都不吃,出家人有些打净不吃饭,为了减少饮食,清洗肠胃,不但晚上不吃,中午早上都不吃,或者一天、两天、三天都不吃。
评论
0
点赞
2
浏览次
加载更多
用自在睡觉,为生命赋能
写笔记
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