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有三个字一直在我脑海里盘旋——“怒而飞”。
《庄子》开篇《逍遥游》说,在北冥有一条非常大的鱼,变成了一只大鸟,有一天它怒而飞,向南冥飞去。
我一直在琢磨,是什么事情让这只鸟“怒而飞”的,《逍遥游》中没说,这就给了我胡思乱想和胡说八道的空间。我还在琢磨的是,这股怒气,是在鱼化鸟前就产生了,还是化鸟后。
北冥,是一个很深刻的意像。北边,在五行中对应着水,在五情中对应着恐,在五脏中对应着肾。喜欢中医的小伙伴都知道,肾是先天之本。所以我们似乎都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恐惧感,可以说是业力,也可以说是集体潜意识。
很巧合,最近看的几本书,都和“恐惧”这种情绪有关。《论恐惧》、《与神对话》、《拥抱你的内在小孩》,三本书都是外国人写的,但很奇怪,里面表述的东西,都与中国经典中我所理解的内核非常相通。书中说,人类行为最深层的动力,只有两种情绪,一是怕,一是爱。所以怕产生爱产生怕产生爱……如此循环,于是制造了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但就我个人的体会而言,爱是包含于怕的。所以,恐惧是我们最原始的情绪。
在圣多纳释放法中提出了一个观点,说人类痛苦的根源,最终都是源于我执对死亡的恐惧。
我常常观察小孩子,特别是熊孩子。他们会无理取闹,会不可理喻,有时真的不知道他们发脾气的逻辑在哪里。慢慢想明白了,原来发脾气这件事情,是不需要逻辑的。它源于一种娘胎里带来的恐惧感,就莫名其妙地怕孤独、怕不被关注、怕不安全、怕不被满足。
水生木,恐生怒。那股怒气,来源于恐惧,它是来自北冥的能量,是储藏在我们的先天之本里的。所以没有理由,也没有原因,更不需要诱发的事件。
我想鲲的怒气,是在化为鹏之前就存在了。怒则气上,所以正是这股气,让大鱼起了一个变化,变成了一只鸟。也是这股气,让鸟由静转动,飞出水面。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了掩饰,学会了让自己去符合一个约定俗成的标准,渐渐忘记和远离了我们最初的那份恐惧,在自以为正确的轨道中渐行渐远,以为一辈子就可以这样下去了。但这种恐惧并没有消失,它会化妆成不同的烦恼,时刻出现在生活里。
请仔细体会身体的反应,你会发现,在害怕的时候,在狂喜的时候,在愤怒的时候,在嫉妒的时候,在紧张的时候,在悲伤的时候,好像出现的生理反应都是一样的。我的生理反应是,后脖子发紧,脊梁骨一阵麻。你的呢?下次情绪出现的时候,不妨观察一下。
只有在碰到某些大的灾难,或是大的改变时,才有可能把我们从原有的轨道中甩出,去思考关于生命的话题。我发现很多身心灵大师,都是经过黑暗的抑郁症时期,要么是身体不好,要么是工作不顺,要么是钱袋不鼓,总之是在非常消沉的时期,忽然如灵光般接受到某种能量,有了近乎开悟的感觉。
你喜欢的梅长苏,是我大处女座的颜值担当,胡歌的演员生涯,是在一场车祸后发生了质的飞跃和改变。史铁生是在生病后开始借写作支撑精神,神借他的手笔留给我们那些闪着光的字句。我自己也经历过很大的打击,患过著名的抑郁症,才真正开始学习。
都说不经历苦痛,不足以谈人生。苦痛很有可能把我们埋藏得很深的恐惧感给挖出来,这恐惧会转化为对自己的愤怒。为什么活成这个样子,是不是有其他的方式可以改变,于是“怒而飞”。真正接受了苦痛、走出了苦痛的人,会非常感谢那份苦痛。
恐惧是好东西,它里面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只要应用得当,它会成为成长最大的动力。所以恐惧化成任何一种情绪来临的时候,我们都要升起一份感恩心,真诚地与它对话,接受它,转化它。它会赐予我们飞出困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