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听人说,有一种梦叫清明梦。人在梦里,却是清醒的,而且可以控制梦的内容,想飞就飞,想游就游。我从没做过这种梦,但是很好奇,于是在群里发起了讨论。做过清明梦的举个爪。
同学们都很给力,纷纷回忆自己的梦境。有人说,做过很多飞翔的梦;有人说,梦过连续剧,每晚准时上映,剧情向下发展;有人说,做过堪比大片的梦,故事曲折、剧情精彩、画面震撼;甚至有人,提到了佛家的末那识,还有心理学中的潜意识。
我对自己说,入睡后一定做个美梦,早晨起床前好好回味。可惜,像无数次一样,虽然做了梦,可是一睁开眼,所有的剧情都忘了,至少说明我的睡眠质量还可以吧。唯有那种很真实的梦,在梦里分不清是真是幻的梦,才会有些许零散的记忆片段。
好在,有些别人的梦,被记录和流传下来。
作为江西人,当然要为家乡的文化建设做一点宣传。下面是知识点,请划线。提问:《临川四梦》是哪四部作品?小明,你回答一下。
不要为难小明了,我一个从小在临川长大的人都答不全。汤显祖,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对我大中华的戏曲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而他最著名的西部作品,就是四个梦,《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
在昆曲柔美的唱腔中,在丽娘婀娜的身段中,《牡丹亭》演了一段痴情梦。“如杜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一个春梦做到死,一场情痴死回生,这部戏在当时可真算小黄文,但没有被强大的舆论监督功能干掉,美到了现在,是梦产生的共鸣。
《紫钗记》是一个侠义梦。都说战争和爱情是永恒的主题,但在这部戏中,我觉得最出彩的是黄衫客,相比之下,李益和霍小玉的爱情太脆弱了。那个爱管闲事,又热心肠的黄衫客,何尝不是我们心中的某个是非标准,某一段感动。我们感动的,有时只是感动本身。我们相信的,也只是相信本身的力量,与剧情无关。
《邯郸记》和《南柯记》很相似,从不同的维度告诉我们同一个结论——人生只是一场梦。《邯郸记》中讲了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就是“黄粱美梦”。卢生得到仙人吕洞宾的一个枕头,在上面睡了一觉,从加官进爵到落狱砍头,再到赦免重起,最后福寿两全,死前还放不下儿孙和美人。梦里一生过去了,醒来黄粱米还没熟呢。梦里的时间可以长到一辈子。
《南柯记》是写一枚小鲜肉,酒醉后梦入槐安国被封为驸马,战无不胜,当了很大官权倾一时,但公主死后,他荒淫无度,被国王炒鱿鱼。醒来后,发现槐安国不过是槐树下的蚁穴,而他所牵念和对战的,不过是蚂蚁、蚂蚱之类的小昆虫。于是参悟世事,出家去了。
世界观大了,自己就相对小了,这就是逍遥的“逍”的状态。梁同学如是说。如果世界观大到可以看真为梦,生命中那些一地鸡毛的破烂事还会给人造成烦恼吗?好吧,以后烦恼的时候,就对自己说三声,我在做梦,我在做梦,我在做梦。然后该干嘛干嘛去。
我曾问宝峰寺的衍真法师,既然“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那修行人修的不是一场梦吗,修还有什么意义。
想知道答案吗?卖个关子自己先参。且听下回分解。